朱元璋时期官员辛苦到什么程度 你以为大年初一
朱元璋,这位真正的布衣皇帝,他的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他深知打江山的不易,因此即便在建立明朝后,他也没有像许多前朝皇帝那样沉浸在温柔乡中,而是更加勤勉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在位期间,除了生病之外,他每天都会坚持上朝与大臣们议事,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与决心。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他的日常生活。在洪武十七年(1384)的某个时间段里,内外衙门在短短八天内共上奏章1160封,涉及的事务繁多,高达3391件。假设每封奏章的字数为一千字,那么在这八天内,朱元璋的阅读量就超过了百万字,每天要处理的政务更是多达四百件以上。这样的工作量无疑是巨大的。
除了以身作则之外,朱元璋对大臣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有时甚至是苛刻。明朝的官员俸禄却非常低,是历朝待遇最低的。即使是高级官员,仅靠朝廷俸禄也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使得许多人对明朝的官僚体制产生了质疑,觉得明朝的官员们活得最为艰难。
即使是传统节日春节,朱元璋也不会让官员们轻松度过。大年初一这一天,他要求举行盛大的朝会仪式。这个仪式的规格很高,与登基仪式相仿。在早晨四点多钟的时候,会务组就开始忙碌起来,布置会场。到了早晨六点钟仪式正式开始,整个过程繁琐而庄重,需要持续两个小时左右。而在此之前,官员们需要从早晨天不亮就开始沐浴更衣,等待参加朝会。朝会结束后,他们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这样的规定无疑让官员们倍感压力。
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定呢?或许这与皇家繁文缛节有关。皇帝和官员们都被这些复杂的礼仪和规定所束缚,以至于双方都感到疲惫不堪。因此有时候皇帝不上朝,大臣们也不会造反。他们可能是被皇家的繁文缛节折腾怕了。当皇帝连朝都不上了正月初一的年会也就自然取消了这也算是一种双方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表现吧。
总的来说朱元璋作为一位勤勉的皇帝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官员们为明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比如繁琐的礼仪和规定以及低待遇的官员等等这些问题也反映了古代皇权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