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离是怎么出家的?又是怎么成为佛陀的弟子
佛陀回乡,洒下佛法甘露,如同春雨滋润大地,诸王子心中的种子随之发芽生长。其中,释种的王子们深受佛陀教法的熏陶,一些王子甚至萌生了跟随佛陀出家的念头。
在这群王子中,有的获得了父母的允许,而有的则因父母的阻拦而秘密出走。他们相约来到尼拘陀树林,寻找佛陀,决心出家修行。其中,有七个王子的决心尤为坚定,跋提和阿那律都在其中。
出家需要剃发,他们在优波离的协助下完成了这一仪式。当优波离为跋提王子们剃发时,眼泪止不住地流淌。阿那律看到这一幕,不禁责问优波离为何流泪。优波离惶恐地解释,他因舍不得与跋提王子分别而流泪。阿那律安慰他,并提议大家把身上的珠宝送给优波离,让他返回迦毘罗卫城,而他们则继续寻找佛陀。
优波离此刻面临一个抉择,他本打算回到王城,但转念一想,如果他带着这些珠宝衣服回去,王城的人可能会因王子们的出家而怪罪他。于是,他决定效仿王子们,放下世间的荣华与留恋,去寻找佛陀出家。他毫不犹豫地挂起珠宝衣服,任由路人拾取,踏上了出家的道路。
途中,优波离回想起自己的出身,心中涌起悲伤。他坐在路边流泪自语,质疑自己是否有资格出家。正当他伤心时,耳边响起了舍利弗尊者的声音。舍利弗询问他的遭遇后,告诉他佛陀的教法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出家修行。这给了优波离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优波离欢喜地跟随舍利弗去见佛陀。佛陀慈悲地为他剃度,并授具足戒。佛陀赞扬优波离有善根,必定能宣扬正法。在此之前,跋提王子等人已先行出家,他们需要经历七日的修行才能正式成为弟子。在七日后,当跋提王子等人见到已出家并已成为比丘的优波离时,他们感到非常惊奇和踌躇。在惊讶之余,他们也深感敬佩和尊重。整个场面充满了感动和喜悦的氛围。佛陀庄重地对着跋提王子等七人以及站在一旁的优波离说道:
“你们为何犹豫不决?出家学道,首要的就是要克服心中的傲慢。我已决定允许优波离先行出家,受戒成为僧侣,你们应该向他表示敬意才是。”
跋提王子等七人,在听闻佛陀的教诲后,纷纷放下心中的犹豫,虚心向优波离行礼。他们的心中,出家的信心如春风般增强。这样的情景却让优波离感到局促不安。
佛陀再次对优波离说道:
“优波离,你应视他们如兄长。”
优波离仿佛置身于云端,激动得只能向佛陀顶礼。他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作为一个曾被人视为低贱的佣人,如今却能在出家后位列诸王子之前,得到与王子们同等的待遇。这在阶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印度社会,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优波离的出家,标志着佛陀制定的法制的逐步落实。无论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悬殊,佛法僧的教团里却无四姓之分。优波离后来的成就,充分证明了他没有辜负佛陀准许他出家的恩情。他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人们,无论出身如何,都有追求内心解脱、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佛陀的教导下,优波离展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修行和努力,最终获得崇高地位的典范。他的经历,成为了广大信众心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在修行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