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妃为何没被收录进后妃图卷中?乾隆对她是什
下面由奇秘网小编带来的故事,相信会让您产生浓厚的兴趣。故事起源于一部历史悠久的画作——《心写治平图》。这幅图卷描绘的是朝中的十三位高位后妃,但细心的您会发现,其中有几位令人瞩目的角色并未出现在这幅作品中。
在乾隆帝的贵妃及以上十三位高位中,继后那拉氏、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等四位璀璨明珠并未被收录其中。继后那拉氏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裁去,哲悯皇贵妃则在乾隆帝登基前早逝,自然未被收录。而婉贵妃,虽在乾隆帝心中地位不高,无子且当了四十多年的嫔,直到乾隆帝禅位才封妃,其贵妃之位更多是因长寿而得,未收录也属情理之中。
愉贵妃的缺席却显得有些奇怪。她是潜邸旧人,为乾隆帝诞育了皇五子,是除继后、哲悯外,唯一一位有儿女的妃嫔却未收录进《心写治平图》。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关于收录标准的谜团。
有人认为,这可能与乾隆帝对嫔妃的宠爱程度有关。愉妃不受宠,自然不会被收录。但这个观点令人困惑,因为历史上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愉妃不受宠。据清宫档案记载,至少在乾隆十六年之前,愉妃一直是妃位之首,排序在令妃之前。
另一种观点认为,《心写治平图》的收录标准与嫔妃的品德有关。史料中并未记载愉妃有任何品行不端的举动。相反,一些品行有污点的嫔妃如打死宫女的惇妃和被降为贵人的顺妃都被收录了。这使得“品德说”站不住脚。
更加奇怪的是,在乾隆年间生育子女的嫔妃都被收录了,唯独愉妃空缺。那么,是否可以猜测愉妃和继后那拉氏一样,原本也收录入《心写治平图》,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被裁去了呢?这一推测并非毫无根据。根据历史记载,愉妃的画像可能在封妃时期就被绘制,应该排在令妃之前。而《心写治平图》一般是几张一同绘制,因此愉妃的画像可能位于令妃之后或舒妃之后。因为在令妃、舒妃册封后,愉妃的排序逐渐下降,至乾隆二十年,已为三妃之末。
历史上的疑点远不止于此。后来,愉妃虽为众妃之首,统领后宫,但乾隆帝却不肯封她为贵妃。愉妃去世后月余才追封贵妃,而在丧仪中,乾隆帝特意传谕大臣不必成服,更没有指派永琪的嫡福晋西林觉和愉妃之孙穿孝。这些行为都显得极为反常。
综合来看,乾隆帝对愉妃的态度十分复杂,既有加恩之举,又有些反常之处。这些疑点似乎与《心写治平图》未收录愉妃有关。如果这幅画原本就没有愉妃,那么可能是因为愉妃无宠,只是因为生育了永琪且活得久才得以追封贵妃。但这无法解释乾隆帝对愉妃丧仪的几处不合理安排。既然深爱永琪,为何不让永琪的儿子给祖母穿孝呢?既然对愉妃无感,为何要把她的灵位放在庆贵妃和忻贵妃之前呢?
如果《心写治平图》原本收录了愉妃,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被裁去,那么这可能解释了乾隆帝对愉妃这种既加恩又反常的矛盾态度。在没有新的资料出现前,这个“某种原因”似乎已无法考证。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原因?或许这将继续成为一个历史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