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权势力不弱,为何却是三国最后一个称帝
在历史的长河中,东吴的政权在合法性上经历了一番波折。曹丕与刘备,皆以正统自居,而孙权,则面临名不正言不顺的困境。他的王位之路显得颇为尴尬,称帝之事也显得颇为迟疑。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野心,而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合法性依据。
在三国鼎立的年代,军阀混战,烽火连天。刘备和孙权都在大汉的旗帜下进行土地兼并。曹丕篡汉称帝,似乎是大势所趋,他在大义上站得住脚。而刘备作为汉室后裔,拥有皇叔之名,他打出“王业不偏安”的旗号,意在振奋人心。相比之下,孙权只是一个诸侯,既没有天时又没有人和,缺乏足够的条件称帝。
刘备拥有荆州大部分土地时,孙权心中所想的,是如何夺取荆州。终于在公元219年,他趁北伐之际,袭取荆州,擒杀关羽,这使得吴、蜀两国结下了仇怨。失去荆州的刘备,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资本。于是,在刘备称帝的同一年,他亲率大军攻打东吴,意图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
孙权为了避开曹魏的压力,早早地接受了曹丕的吴王封号。他的目的在于借此壮大自己的声威,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兵力西进。孙权迟迟不称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权的合法性、实力对比、情势所迫、内部国情等。最终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比曹丕和刘备都晚了好几年。然而他寿命较长,当了23年的皇帝。相较之下,曹丕在位仅六年,刘备在位仅三年,孙权可谓是后来居上。
孙权之所以迟迟不称帝,并非他无心于此位,而是时机未到。在三国疆域逐渐明朗之后,他才得以称帝。此时的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和威望,没有了太大的阻力。他的称帝之路虽然起步艰难,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依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智慧和谋略使他能够在三国纷争中立足并最终成为一方霸主。他的故事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成为历史中的一段佳话。
历史故事
- 东吴孙权势力不弱,为何却是三国最后一个称帝
- 王莽建立的新朝为何仅五年就被推翻了呢?
- 古人是如何度过冬天的?他们有哪些保暖的手段
- 古代考生上京赶考遇到土匪该怎么办?十年书白
- 晋朝作为大一统王朝 后世人为何没有多少好感
- 古代打仗士兵为什么不躺着装死 事实证明古人并
- 明朝末年任内阁首辅:周延儒最后怎么死的?
- 细数盛唐时中国的十大军区 安史之乱的原因竟然
- 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是谁?是高阳公主吗?
- 揭秘:清朝皇帝一般说满语还是汉语?
- 官渡之战时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决战的人为何只有
-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为何却能活到85的高龄呢?
- 毛嫱也是春秋时的美女,为何名气没有西施大呢
- 木技高超的朱由校,在处理国事上如何?
- 秦淮八艳中,地位最高的应该是谁呢?
- 北宋正式的音乐机构之一:大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