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选择偷袭荆州,到底是不是明智之举呢?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一场关乎大局的战争正在悄然展开。东吴孙权通过偷袭关羽的方式夺得了荆州,这一举动虽然使东吴集团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长江中游,但细究之下,这一行为的明智性却值得商榷。
从战果来看,孙权似乎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占领了关羽管理的三个郡。这三个郡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它们并非繁华的大都市,粮食产量有限,相对落后,更像是一块鸡肋。与东吴的交州类似,看似土地广大,却无法提供有效的军事和粮食资源,反而需要江东大本营不断投入来维持统治。
再来看这一行为的后果。在当时的形势下,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其实力都相对较弱,联合起来都难以匹敌曹操的强势。对于孙权而言,要想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联合刘备无疑是最佳选择。孙权偷袭关羽、夺占荆州的行为,无异于宣告孙刘联盟的彻底崩溃。此后,江东集团不得不独自面对强大的敌人。
更糟糕的是,刘备迅速反应,兴兵复仇。史书记载,刘备当时带领数万军队,气势汹汹。虽然东吴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损失惨重。如果曹操趁此机会发起攻击,江东集团的命运不堪设想。
事实上,当时孙权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趁曹操与关羽交战之际,率领东吴军队攻击合肥地区,拿下战略要地徐州。尽管有人担心徐州是平原地区,利于曹操的部队作战,但孙权若能利用孙刘联盟向刘备求援,形势将大为不同。刘备清楚,如果江东集团受到攻击,他必然会出兵相助。这样一来,即使曹操派骑兵防御孙权,也将面临来自汉中的刘备大军的威胁。
如果这一战略成功实施,三国的平衡局面很可能会被打破。然而遗憾的是,孙权过于短视,只看到了眼前的几个城池,却没有预见到偷袭关羽可能带来的巨大隐患。古人云:“上兵伐谋,伐交,伐兵,其下攻城。”而孙权在战略预判上的失误,使得他的选择看似扩大了地盘,实则充满了不明智。
历史故事
- 孙权选择偷袭荆州,到底是不是明智之举呢?
- 在古代后宫佳丽三千人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吗
- 古代官员是怎么领到自己工资的? 皇帝如何发放
- 岳云真的是岳飞的养子吗?其实很多人都误会了
- 年羹尧深受康熙和雍正器重 雍正最后为什么对他
- 曹丕有什么军事才能?能比得过曹操吗?
- 顺治为何没选择年纪更大的福全继位呢?
- 执金乌是什么官职-为何刘秀很推崇这个官职呢?
- 许褚有哪些经历?为何他那么惧怕赵子龙呢?
- 明成祖第一次北伐蒙古时,为什么会损失惨重?
- 冷兵器时期刀比剑厉害多了 为何大侠都是拿着佩
- 朱元璋在祖训中规定15个不征之国 这15个国家分别
- 太监为什么出宫之后要娶妻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田豫和黄权本是刘备手下,为何没能为刘备所用
- 宋朝到底是如何打败西夏军的?
- 揭秘卧薪尝胆的真相 勾践到底有没有这样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