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5次讨要封赏,部下劝他低调,将军-你们不懂
从古至今,英雄如美人,容不得岁月在其间留下白发。这句古话虽显残酷,却道出了历史的真相:那些英勇的将领,沙场征战,功勋卓越,但命运多舛,能够安享天年的寥寥无几。那些我们熟知的战国名将,他们并非倒在战场上,而是倒在帝王的无情猜忌之下。这些将领在乱世中威震四方,却在和平时期失去了他们的荣耀。
说到名将的悲惨命运,不得不提狡兔死走狗烹的残酷现实。名将如同猛将,他们的能力超群,在天下未定之际,他们是皇帝的救命稻草。一旦皇位稳固,这些将领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钉。他们领兵打仗靠的是军事才华,而和皇帝相处则需要政治智慧,也就是情商。在这方面,王翦无疑是一个典范。
王翦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重要将领之一。在灭六国的过程中,他的功勋无人能及。尤其是攻打楚国时,王翦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当秦王认为灭楚时机成熟时,王翦果断提出需要六十万大军才能成功灭楚。这是一个大胆而准确的判断,因为他知道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勇气,更需要精确的战术和策略。
秦王更倾向于年轻气盛的李信的观点,只派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结果秦兵损失惨重,李信差点丧命。战败的消息传到咸阳,秦王嬴政愤怒不已。这时,他才意识到王翦的判断是正确的。无奈之下,秦王只能放下帝王之尊严,亲自请王翦出山。王翦虽然心有疑虑,但还是答应了秦王的请求。
王翦的做法让部下都看不下去了,认为他太过分。王翦却解释说,他这么做是为了保命。他知道秦王的猜忌心重,所以通过讨要封赏来取得秦王的信任。这一招确实高明,王翦成功取得了秦王的信任,最终成功灭掉楚国。
王翦并没有因此而贪恋权力。他因功被封侯后,选择急流勇退,主动交出手中的兵权。他的这种做法既明智又果断,赢得了秦王尊他为太师的美誉。他不仅名利双收,还能回到故乡颐养天年,堪称人生赢家。
历史故事
- 将军5次讨要封赏,部下劝他低调,将军-你们不懂
- 明代开国谋臣:朱升最后什么结局?
- 为何刘备要不让张飞镇守汉中呢?选魏延有哪些
- 汉献帝封关羽的汉寿亭侯,这个官职有多大?
- 秦国的弓弩究竟有多远的射程 有效射程60米是不
- 晚清名臣曾国藩还有四个弟弟,他们都怎么样了
- 曹丕在三人的辅助下才继位魏王,这三人是谁?
- 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嬴 难道他们不是一家人
- 年羹尧和雍正之间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年妃死后不
- 揭秘:清朝的一品官员一年俸禄有多少?
- 这座千年古墓很好找 为何几千年至今没人敢盗
-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还开创了一种饮食
- 敬晖拥立李显复辟,最后为什么没善终?
- 县令和县长就一字之差 相比之下谁的权力大一些
- 为何马超投靠刘备之后就很少出场了呢?
- 赵云有那些战功?为什么评价那么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