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王爵数量倍增,洪秀全封的都是什
【历史纵横】:太平天国后期,局势之乱如麻,风雨飘摇中的帝国命运令人扼腕叹息。当翼王出走之际,洪秀全虽大权在握,但太平天国已然步入动荡不安的深渊。此刻的风趣网带您探寻这段历史的真相。
太平天国晚期,可谓是一团混乱。军事上的颓势已显而易见,内政的治理也陷入了泥沼。内外交困之下,太平军失去了战略主动权,最终于1864年宣告覆灭。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及太平天国后期滥封王侯的现象。
洪秀全在经历了“天京事变”之后,封王举动异常频繁。史料记载,到灭亡之际,竟有2700余位王侯。这些王的诞生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59年至1861年,这期间洪秀全虽然开始封王,但数量尚可控;而到了第二个时期,即1861年之后,王侯的数量激增,以至于到了天京陷落时,数量已达惊人的两千七百余人。那么这些被封的王究竟是何许人也?
初期的封王尚属合理,多是为了稳定人心、安抚孤寡。被封者多为能臣干将,如陈玉成、李秀成等英勇将领。为了褒奖功臣、安抚后代,洪秀全也封了许多孤寡的后代为王。然而到了第二个时期,封王行为几乎泛滥成灾。数量激增的品质也参差不齐。这一时期的封王始于安庆战败后,为了鼓舞士气、制衡将领,洪秀大封王侯。这其中不乏将领的亲信和追随者。到了1863年春以后,封王行为更是无法遏制。不仅亲贵、将领、孤寡等被封为王侯,甚至出现了通过贿赂手段获得王号的情况。这些新封的王大多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依靠权势显赫而得到封号。甚至还有死后追封的情况出现。这一时期的洪秀全似乎已经沉溺于封王的快感之中无法自拔。这样的滥封王侯导致了财政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使得指挥系统失灵困境加剧。正如李秀成所言:“国破实之自害。”太平天国的覆灭与滥封王侯的乱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联。这一切背后反映了洪秀全决策失误、管理失序等诸多问题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覆灭悲剧。
历史故事
- 太平天国后期王爵数量倍增,洪秀全封的都是什
- 齐桓公的结局早就被预言了?这个人是谁?
- 成康之治: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是
- 为何清朝皇帝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紫禁城
- 澹台灭明: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复姓澹台,名
- 一小官在亚洲建立一国家,现已富得六亲不认,
- 历史上一位公主嫁了三次,那她死后该跟谁合葬
- 如果吕蒙没有杀了关羽,三国的格局会怎样呢?
- 三国时期不止三国,为何没提过公孙度的燕国呢
- 传说中有关于貂蝉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你都听说哪
- 真的是天要亡秦朝吗 为何他生前会出现这三大怪
- 赵奢身为赵国时期的名将 赵奢是怎么成为马姓始
- 蜀汉灭亡宦官黄皓只是替罪羊 人口流失才是真凶
- 明神宗死前行为异常 400年后专家打开其棺材
- 宁王之乱为何那么快就被平定?朱宸濠失败的原
- 隋文帝为什么能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喜爱?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