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升三级的官员,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历史趣闻 2025-03-20 23:45www.dkct.cn历史人物

欢迎来到风趣网,今天我要给大家讲几个关于中国古代才子们的故事,希望你们会喜欢。

让我们回到唐朝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唐武宗对宫中一位妃子心生不满,欲惩罚之。这时,他召来了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带着些许怒意地表示,如果能作出令他满意的诗,就可以赦免那位妃子。柳公权心怀仁慈,欣然接受挑战。面对御前的数十幅蜀锦,他提笔挥毫,作出了一首诗,不仅诗意盎然,而且为那位失宠的嫔妃诉说了心声。最终,唐武宗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不得不兑现诺言。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民间的才子们。在唐朝天宝年间,四川广汉有一个名叫张陟的小官,自称能在各种考试中作出万言命题作文。考试那天,张陟展示了他的绝学:在宰相同意下,他让30名擅长书法的小吏围坐一圈,自己则站在中间。主考官出题后,张陟口授笔写,午后便完成了七千余字的诗文。他仍不满足,坚持要作到万言。此事震惊了朝野,皇帝下旨赏赐他大量绸缎布帛,并将他安排在广文馆,人称“张万言”。

在开元年间,山西上党出现了一个名叫常敬忠的神童。年仅15岁,他便通过了明经考试。几年后,他对五经了如指掌,甚至向朝廷自荐。据说他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凡读过的文章,都能背诵千言。皇帝下诏让中书省对他进行测试。测试中,常敬忠展示了他惊人的记忆力:他研读了一本常人难以见到的古书七遍后,便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测试结束后,皇帝赐给他绿衣一件和大量钱财,并任命他为东宫太子属官,专门侍讲《毛诗》。常敬忠的才华也引来了同辈的嫉妒,他最终被人下毒害死。

这些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才子的智慧和才华。无论是宫廷中的柳公权、张陟,还是民间的常敬忠,他们都以自己的才华和实力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尊重。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才华的提升,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希望这些故事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