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豢养四大杀手个个心狠手辣

未解之谜 2025-06-04 13:08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导读:武则天时代,四大杀手以其残忍手段名震天下,他们心狠手辣,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这四大杀手的生平和事迹,揭示他们背后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武则天的第一号“杀手”——索元礼。索元礼是一位深目高鼻、满脸胡须的波斯人,虽然洛阳城里胡人众多,但唯独他成为了武则天的宠信之一。索元礼性情残忍凶暴,以诬告陷害他人为能事,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他精通中国文化,发明了许多残酷的刑罚,如“凤凰晒翅”、“仙人献果”等。索元礼的出现,给后来的酷吏提供了一个一夜发迹的模范样本,引发了大规模的仿效浪潮。由于死在索元礼之手的冤魂有数千人之多,引发了民怨沸腾。为了收买人心,武则天将索元礼当作替罪羊诛杀。

接下来,是与索元礼齐名的第二大“杀手”——来俊臣。来俊臣是无赖地痞出身,早年游手好闲,曾因奸盗之罪入狱。后来,他靠多次上书武则天胡乱密告,居然被重用。来俊臣以逼供为趣,以施暴为勇,以为乐,正义、法律、人道在他面前不存在。他与索元礼一起发明了系列酷刑,如“定百脉”、“喘不得”等。来俊臣在方面比索元礼更有“天赋”,而且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的行为令人发指,因此当朝官们得知来俊臣掌权时,都感到人人自危。当他被处死刑那天,人们无不称快。

第三大“杀手”是周兴。周兴是雍州长安人,因明习法律而初任尚书佥事。后来,他通过密告宰相魏同玄和诬陷右武卫大将军谋反等举动,逐步升迁。周兴的仕途每一个台阶都沾满了冤魂的鲜血。有趣的是,后来周兴自己也遭人密告谋反,而他的好友来俊臣负责审理此案。在一次酒席间,来俊臣请周兴出主意如何审案,周兴在不知不觉中透露了自己的罪行。最终,周兴被迫承认罪行并受到惩罚。

这三位杀手的残忍行为令人震惊和愤怒。他们的存在使得那个时代的官员和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的行为是对人性和法律的极度践踏,也加速了他们的覆灭。在武则天时代,这些杀手的行为无疑是令人发指的暴行,也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惨结局。他们的存在和行为提醒我们历史的残酷和教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教训珍视和平与正义珍视每一个生命并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让我们远离暴力和残酷的历史轮回。历史的秘辛:武则天背后的四大杀手与她的皇权之路

曾经有一句话引人深思:“还有什么会不招供呢?”这背后,正是源于那个古老的成语“请君入瓮”。而今天,我们要深入的是这句成语背后的故事和武则天四大杀手之一的“请君入瓮”典故的来历。这一成语实则比喻用对方的方式反击对方,如同历史上的许多策略与战术,充满了智慧与计谋。

提及“请君入瓮”,人们总会想到周兴。他曾因谋反而认罪,按律应当处斩。武则天念及旧情,下诏免其死罪,却将其流放到偏远之地。不幸的是,他在途中被仇家所杀。这不仅是周兴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权力斗争的缩影。

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转向第四大杀手——侯思止。侯思止,雍州醴泉人,本是个卖大饼的小贩,后来成为游击将军高元礼的仆役。但侯思止绝非平庸之辈,他天生具备狡诈与无耻这两种做官的必备本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两种本领中的任何一种都足以让人在官场立足,而侯思止却同时拥有两者。

侯思止因诬告他人而得以立功,被授予游击将军之职。那时的告密者往往能够得到五品官职的赏赐。侯思止渴望更上一层楼,他希望获得御史的职位。面对他的请求,武则天疑惑地问:“你不识字,怎么能当御史呢?”侯思止早有准备,他回应道:“獬豸何尝识字,但触邪恶者而已。”他的回答深得武则天的赞赏,当即被任命为侍御史。

侯思止曾有一次机会拥有反臣的住宅作为奖赏,但他坚决拒绝,声称憎恨乱臣贼子,不愿居住其中。这一举动赢得了武则天的恩宠,使他成为心腹干将和骨干杀手。长寿二年间,侯思止却私下积蓄锦缎,违反了武则天的禁令。这件事被揭发后,李昭德负责调查此事,并将侯思止直接打死在朝堂上。

在武则天的皇权之路上,“四大杀手”的存在是为了震慑那些逆反大臣,确保她的地位稳固。当武则天成功登上女皇位后,李唐宗室与勋臣们自然心怀不满,整个社会弥漫着抵制情绪,甚至有人以此为契机起兵造反。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武则天不得不依靠四大杀手和酷吏的力量。这些杀手的存在不仅震慑了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更使得整个朝廷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请君入瓮”背后的故事以及侯思止等人的命运,都是武则天皇权之路上的重要注脚。这些故事不仅揭示了权力的斗争与计谋,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