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巧夺天工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成语"巧夺天工"释义与
一、什么是成语"巧夺天工"?
成语"巧夺天工",字面意思为人工胜过自然,形容技巧非常巧妙。源自晋·郭璞的《葬书》,意为描述某种技艺或制作技巧超越自然形成的美妙。该成语通常用作褒义,表示对某种技艺的极高赞誉,一般用作谓语和定语,结构为动宾式。
二、成语"巧夺天工"的深入解读
"巧夺天工"中的"夺",意为胜过。这个成语表达的是人工制作的东西其精巧程度超过了自然形成的东西,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技艺。这种表达既是对制作人的极高赞扬,也是对物品精致程度的极高评价。
三、成语"巧夺天工"的应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技艺高超、制作精良的物品。例如,在描述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个精巧的设计或者一项高超的技术时,都可以使用"巧夺天工"这个成语。这样的表达既生动又形象,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对事物的高度评价。
四、成语"巧夺天工"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有"鬼斧神工",都是形容技艺高超,人力难以达到的境界。反义词则是"天造地设",主要描述自然形成的东西,强调自然的美好。
五、"巧夺天工"的实例
例如,当我们看到北京故宫的石雕,惊叹于它们的精巧和细致,就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同样,对于某些烹饪方法,其精细程度和技巧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赞美。
"巧夺天工"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成语,它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技艺。这个成语既是对人的赞扬,也是对物品的评价。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它,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形象。出身于显赫的四世三公大官僚家庭的袁绍,曾是冀州牧的世家子弟。他膝下明珠众多,其中二公子袁熙风华正茂,尚未娶妻。一日,袁熙听闻甄氏女子才貌双全,如同人间仙子般的气质与美貌,便向父亲提议派人前往求婚。于是,甄氏便成为了袁家的一员。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不久便因悲愤交加而吐血身亡。其后,袁熙也难逃厄运,命丧黄泉。
在这乱世之中,袁绍的妻子刘氏与甄氏仍居住在叶城。曹操长子曹丕攻破叶城,进入袁府后,首次见到甄氏时,被其美貌深深震撼。他心疼甄氏披散的头发和满脸的泪水,亲自递上手帕为她拭去泪水。不久之后,曹丕向曹操请求将甄氏迎娶入府,成为他的妻室。
自此之后,曹丕对甄氏宠爱有加。曹操逝世后,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并将甄氏册封为皇后。那时的甄皇后已经迈入了四十不惑的年纪,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为了牢牢抓住曹丕的心,她每日清晨都会精心打扮一番。
据传,在甄皇后寝宫前的庭院之中,有一条翠绿的灵蛇,其口中常含着颗红珠。每当甄皇后晨起梳妆时,那条灵蛇便会来到她的面前,摆出奇妙的造型。甄皇后发现,蛇的造型每日都不同,却都美得如此惊艳。于是,她便开始模仿蛇的造型梳理发髻。
随着时间的推移,甄皇后的发髻虽然是人工作就,但其精巧与灵动,仿佛天工开物。她的发髻每日都有新的变化,后宫之中称之为“灵蛇发髻”。曹丕看到后,觉得甄皇后依旧年轻美丽,愈发宠爱她。
这个故事的成语“巧夺天工”,用来形容甄皇后为了保持青春美丽所精心梳理的灵蛇髻的精巧别致。其含义是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高超。若需转载此文,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