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还没有工资卡 六万锦衣卫是如何领到工
对于那些对明朝历史及锦衣卫制度深感兴趣的朋友们,今天,我来带大家一探究竟。在没有工资卡的古代明朝,那庞大的锦衣卫队伍是如何确保工资发放到位的呢?
明朝时期,锦衣卫的威势无人能及,遍布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想象一下,一个官员在家中闲谈时的话语,次日便传到了锦衣卫的耳中,这足以说明锦衣卫组织的庞大与高效。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及相关机构人数高达六万之众。
如此庞大的组织,在古代没有工资卡或支付宝等现代工具的帮助下,如何确保全国各地的锦衣卫能够准时领取薪水呢?由于锦衣卫不隶属于地方官府或京城任何组织,他们不能从地方官府领取薪水。通常,他们必须前往京城的库房领取工资。
我们知道锦衣卫的工作性质特殊,他们不可能全部留在京城。他们经常需要在全国各地出差办事,因此集中在京城领取薪水的可能性并不现实。在《锦衣志》中,我们了解到锦衣卫在获取各地情报时,很多时候并非亲自调查。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消息,他们会依赖当地人作为耳目。在收到信息后,行事校尉会预支一部分赏金或各类费用。
锦衣卫最初成立时,他们是独立办案的。尽管差旅费可以提前预支,但由于缺乏监管,行事校尉有时会向当地官员索要贿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宗制定了一项规定,要求锦衣队外出办案时必须有三名部门官员陪同。比如天顺三年抓捕江西会都司的行动中,官员和锦衣卫一同前往江西。
在出差期间,锦衣卫只能获得差旅费。只有当他们完成任务返回京城后,皇帝才会根据案件的大小给予奖励。对于剩下的未付工资,他们可以去京南三仓进行补领。这种制度确保了锦衣卫在完成任务后能够领取到应有的报酬。
锦衣卫的工资领取方式既独特又实用。他们预先支取一部分差旅费以应对出差期间的开销,等到任务完成后才能领取到全部的奖励和杂费。这种制度虽然看似复杂,但在古代背景下却非常有效,确保了锦衣卫的薪酬能够按时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