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匾额上的断箭,为何没人敢取?遗留200多年,

历史趣闻 2025-04-05 05:13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紫禁城的众多故事中,关于隆宗门的故事或许并不为众人熟知。这座位于乾清门附近的门户,虽历经永乐年间的初次修建和明与年间的两次修缮,却隐藏着深层次的秘密,鲜为人知。

清代帝王们钟爱园林,康熙、雍正、道光等皇帝均在紫禁城外的西郊皇家园林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们的灵柩,正是通过这座隆宗门被迎入,门内的斋集之地,亦是举哀之所。

当你踏足故宫,目光落在隆宗门上,你会发现牌匾上的“宗”字旁边,有一枚深深钉入门额的箭头。这支断箭的来历,绝非寻常。它源于清代在隆宗门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那是嘉庆十八年的故事,中原大地上发生了“天理教”农民起义,农民领袖林清策划并带领京畿的一支队伍,勇敢地攻打紫禁城。当时嘉庆皇帝正在围场行猎,京城内留守的禁卫军数量较少。林清认为时机已到,于是集结200余人向紫禁城发起攻击。

起义军在九月十四日乔装打扮,兵分两路,计划从东、西华门进入宫城。西华门的一支队伍在内应刘得才、刘金等人的引领下,迅速打到隆宗门,并在此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天理教徒虽然败下阵来,但他们留下了一支箭在隆宗门的牌匾上。战斗结束后,嘉庆皇帝命令将箭斩断,但箭头却被留在了牌匾上,一直保留至今。

这场农民军直取皇宫的惊心动魄事件,对嘉庆皇帝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史料记载中的措辞强烈,称之为“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嘉庆皇帝深感痛惜,破例向天下发出“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

隆宗门上的这枚断箭,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嘉庆皇帝曾下令,谁也不许取下这枚箭,违者必死。或许他是想以此作为鞭策自己,警醒后世的手段吧。如今,这枚箭头依然静静地镶嵌在牌匾上,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引人深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