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和孙皓投降后,分别被封了安乐公归命侯
我是风趣网小编,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快来听听吧。
话说在公元263年,曹魏大权掌握者派遣钟会、邓艾等大举伐蜀。刘禅派张翼、董厥等迎战,虽成功挡下钟会的进攻,但邓艾却直接进攻成都,导致刘禅选择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被迁移到都城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过上了安享天年的日子。而与此东吴也在天纪四年(280年)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后,被封为归命侯,四年后在洛阳去世。这里有一个问题让人好奇: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何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而孙皓却只是归命侯呢?
让我们来看看魏蜀吴三国的情况。在司马昭决定发动战争时,虽然蜀汉已经灭亡,但东吴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对于司马氏来说,厚待刘禅,将其封为安乐公,实际上是在分化瓦解东吴的抵抗力量。换句话说,司马氏通过这种方式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如果主动投降,待遇将不会太差。但等到西晋正式消灭东吴时,已经没有必要再厚待孙皓了,因此他只有被封为归命侯。
蜀汉作为汉室后裔,其政权在篡汉自立后也选择称帝。蜀汉和曹魏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则一度臣服于曹魏。孙权被册封为吴王后,虽然也曾打败刘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曹魏的臣子。这也导致了在司马氏对待两个亡国之君时存在差异。
另一方面,刘禅虽然能力不强,但作为一个中规中矩的君主,其至少能维持蜀汉的运转。而孙皓这位皇帝则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司马氏对孙皓的行为鄙视不已,因此在封爵上给予了他较低的待遇。
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而孙皓只是归命侯的原因主要在于两国当时的形势、历史背景以及两位君主的个人表现。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背后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那么对于这个结果,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我们一起探讨。
历史故事
- 刘禅和孙皓投降后,分别被封了安乐公归命侯
- 古代给皇帝下毒有多难 事实证明别看太多电视剧
- 秦始皇有30多个子女,后妃为何一个没记载?
- 作为李世民座下第一大将的秦琼,为何玄武门兵
- 一件出土文物证实史记也有错,烽火戏诸侯并不
- 明知刘禅不适合,为何刘备还选他继位呢?
- 秦朝的十二铜人是真实存在吗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
- 夏侯渊有张辽和曹仁厉害吗-他为何不是五子良将
- 李世民为何要下决心除掉李建成呢?起因是什么
- 历史上欧阳修的官场之路走得顺利吗?
- 揭秘南明最后一战,李自成孙子全家都殉难
- 诸葛亮一生中用错的三个人,导致蜀汉提前灭亡
- 刘备讨吴的时候如果带上诸葛亮,结果会如何?
- 三国乱世,为何鲜有外族入侵呢?
- 蜀汉内部分为哪四个派系?分别有何特点?
- 三国人口几乎灭族是真的吗 当时的人口到底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