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鬼节来历之谜:七月鬼开门,百鬼桥上
七月十五,这个被大家所熟知的鬼节(又名中元节),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在这一天的子夜时分,荒郊野外的夜空中会出现百鬼夜行的奇观。这些鬼怪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涌来。这一夜,人们不宜外出,居家宜安然度过。关于这个鬼月传说背后的由来,你是否了解呢?
关于“七月为鬼月”的习俗流传甚广,但其起源却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演绎。据民俗专家颜荣丰考证,在朱元璋之前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提到七月有不祥之兆。这让人不禁好奇,难道台湾流传几百年的习俗,其实是朱元璋为了某种目的而制造的谣言吗?
实际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七月在古代是充满吉祥之意的月份。颜荣丰引用了蒋大鸿的《天元五歌》中的口诀,“古来天子七月葬,士庶踰月礼不旷”,说明了古代帝王选择在七月下葬的原因。七月为申月,此时田地中上天时地利皆备,与鬼怪无关。
再追溯到元末明初时期,《黄绍》记载军师曾派人散布谣言,“七月是鬼月,天将降祸”。颜荣丰推测,可能是朱元璋这位迷信风水地理的皇帝,为了让自己和皇族能“独享”吉日吉月,才实施“愚民政策”,让这一说法在民间盛传。
虽然鬼月的说法被捏造出来并在民间流传甚广,但农历七月的中元普渡(即农历7月15日)是有明确记载的。相关文献中提到的盂兰盆会以及经典中的目连救母故事,都是关于中元节作为祭典孝亲日的典故。其实大家不必过于害怕农历七月,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安然度过。
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秘与未知,但也有很多事物是经过历史沉淀与演绎的。在了解这些传统习俗的背后,我们也要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迷信。毕竟,只要我们心存敬畏,尊重传统,同时保持警惕,就能在这个充满神秘与传奇的世界里安然前行。
历史故事
- 七月十五鬼节来历之谜:七月鬼开门,百鬼桥上
- 成贵妃:刚入宫就连升三级,之后又连降三级
- 蔡瑁做了哪些事?为什么魏蜀吴都想除掉他呢?
- 诸葛亮把所学都传给了姜维,为何姜维没能拯救
- 廉颇戎马一生,他都立下了多少战功呢?
- 吕布的真实战力到底有多强-看看曹操擒他用了多
- 揭秘天启大爆炸的真相 书中记载的事情准确吗
- 古代龙袍禁止水洗 那么衣服臭了该怎么办
- 胜玉公主因为半条鱼自杀,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
- 她本是宫女,为康熙生育一子二女,死后才成为
- 堪比和珅的贪官:唐文尧最后什么下场?
- 她因貌美被雍正相中,乾隆却因她大发雷霆
- 武则天发明一刑罚,上官婉儿受刑后竟然变美了
- 打入冷宫的妃子,都是是怎样度过余下日子的?
- 秦惠文王时秦国大将——公子华
- 牛李党争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对大唐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