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民没有钟表看时间 古人一般用什么纪录
钟表,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时间工具。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一座钟或一块手表。如今,钟表越发小型化,奢侈表、名表充斥市场,电子钟也蓬勃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回想影视剧中的更夫打更,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已成为时代的回忆。打更,实际上就是古代的报时方式。晚上七点打“落更”,“二更”为晚上九点,“三更”为晚上十一点,“四更”为凌晨一点,“五更”为凌晨三点。那么,更夫是如何知道何时打更的呢?这得益于他们的计时工具——滴漏、线香等。除此之外,古人还创造了日晷、圭表、水运浑动仪、水运仪象台等计时器。这些计时工具各具特色,相辅相成,为古人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时间。
说到日晷,它作为最早的计时工具之一,又被称作“日规”。日晷的计时原理与太阳息息相关,它通过太阳投影的移动方向来确定并划分时刻。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上刻有刻度。这些刻度并非一成不变,因为不同纬度地区太阳光的照射时长不同。日晷的种类繁多,有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以及卯酉式日晷等。
水平式日晷是最常用的一种。因其刻度盘采用水平设计而得名,其指针的倾斜角度需根据当地的纬度来确定,因而特别适合低纬度地区使用。而赤道式日晷的刻度盘则是等分的,指针朝北固定,垂直于刻度盘,常用于赤道附近的纬度。可见,不同纬度范围都有相应的日晷类型,以满足古人计时的需求。
圭表,则是古代测量正午时刻日影长度的一种工具。通过观测太阳照射时表影的变化,可以准确判断时间。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面雕刻的圭尺,用来度量正午时刻太阳投影的长度;二是直立的标杆,用以观测投影的变化。这种古老的计时方式充满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独运的创造精神。
历史故事
- 古代的人民没有钟表看时间 古人一般用什么纪录
- 蜀汉能够存续那么多年,全靠诸葛亮的三位弟子
- 如果典韦与赵云大战,他们能打几个回合?
- 李白真的不求仕途名利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 一国之君被俘虏,为什么敌人很尊敬他?
- 曹操送荀彧一个空盒子,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 刘禅手握十万大军,为什么却不战而降呢?
- 曹操为什么不喜欢曹丕,还要一直打压他呢?难
- 关于悲痛之夜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 柳词深受老百姓喜爱,为何却不被文学大师看好
- 史上最奢华陵墓 墓中财宝竟是国库3年的收入
- 身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 最后是怎么过完她的
- 北宋靖康之难后,被俘的徽钦二宗为了苟活于世
- 烽火戏诸侯的背后并非红颜祸水,而是老天爷在作
- 孔彦舟是谁?最后什么结局
- 建文帝派军五十万围攻朱棣,为何他却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