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手握大军,为何不敢和司马懿一较高下呢?

历史趣闻 2025-03-24 21:31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曹魏的正始十年(249年),一场蛰伏多年的政变悄然拉开帷幕。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刻,大将军兄弟陪同出城祭拜高平陵,而背后,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司马懿趁此良机,发动政变,一举控制了京城洛阳。

曹爽的智囊桓范逃离京城,向曹爽紧急报信。桓范力劝曹爽立即行动,将皇帝曹芳带走,以皇帝的名义调动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曹爽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早已惊慌失措,犹豫不决。

京城之内,司马懿听闻桓范逃走,心中也不免有所顾虑。他非常了解曹爽的为人,认为曹爽不会听从桓范的建议。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司马懿找到了三个人,他们用言辞劝说曹爽放弃抵抗。这三个人的一番劝说,连哄带骗,最终让曹爽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也丢掉了曹魏的江山。

这三个人分别是蒋济、许允和陈泰。蒋济在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担任太尉之职,他曾与司马懿一起劝说别人勾结偷袭关羽后路,给关羽狠狠一击。这次,蒋济写信给曹爽,声称司马懿只是想免去他的官职而已。许允和陈泰担任皇帝身边的近臣,他们也劝说曹爽放弃抵抗,交出兵权。曹爽在这三个人的劝说之下,最终选择了投降。

《志曹爽传》记载了他们三人的劝说之词以及曹爽的投降。司马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曹爽等人一回到京城,司马懿立即将他们全部诛杀,党羽一网打尽。智囊桓范也惨遭不幸。蒋济、许允和陈泰三人的劝说最终导致了曹爽的失败和死亡。也许在临死的那一刻,曹爽真的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桓范的建议进行抵抗。

这场政变改变了曹魏的历史走向,也凸显了司马懿的智谋和决断力。而蒋济、许允和陈泰三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让人深思。他们的劝说和欺骗让历史走向了不同的轨迹,或许这正是历史的残酷和无常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