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爱赏灯,会不会有引发大火的危险?

历史趣闻 2025-03-22 13:54www.dkct.cn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元宵放灯便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自从明朝自建都于南京起,元宵燃灯十天的传统便成定制。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这一习俗得以延续,且燃灯时间自正月初八至十七,长达十天。明代晚期,更是特别赐给百官五日假期,除特定官员外,其余均可与民同乐,足见朝廷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

宫中对元宵放灯更是极为讲究。在乾清宫前的丹陛上,会树立七层牌坊,犹如鳌山耸立。有时还在寿皇殿前搭建高达十三层的「方圆鳌山灯」。燃灯放烟火之际,钟鼓司负责奏乐,内府提供蜡烛,还有各式奇花、火炮、烟火等。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出一个璀璨夺目的元宵夜景。

这一盛况在《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这幅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工笔重彩画作,以长卷形式展现了明代元宵节的种种热闹场景。宫中仿效民间风俗,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并表演杂技百戏。尤其是鳌山的描绘,形象具体,如史书所载,搭建如山,满布球形花灯,中央悬灯,山上有“八仙庆寿”灯景。

在《行乐图》的某一段中,描绘了某宫门前的景象。宫门悬巨灯,院落中立高柱,柱侧悬彩灯。各类宫灯、瓜灯、球灯琳琅满目。宫门前有戏剧表演,角色披挂“竹马灯”,形象生动。更有旋转的滚灯、白象灯、人物灯和各式花灯,令人目不暇接。宪宗成化皇帝坐在幄帐下的宝座上,观看这场盛大的庆贺活动。

元宵节的盛况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据《明武宗实录》记载,正德九年的一次元宵燃灯中引发了一场火灾。宁王所献的奇巧灯火因不慎引发火灾,宫中火势熊熊,虽然皇帝误以为是盛大的焰火表演,但火灾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元宵节是中华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其盛况不仅体现在民间,更在宫廷中得到了隆重的庆祝。虽然有时会有意外发生,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元宵节的热爱和期待。每年的元宵节,都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令人流连忘返。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