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设立的南书房,主要是干什么的?
南书房:清朝皇权的文学侍从之所
你是否对南书房充满好奇?今天,风趣网小编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
南书房,一个深藏在大清王朝之中的文学圣地,曾是康熙皇帝读书的地方。因其地理位置,位于皇帝办公的乾清宫之西南,而得此名,俗称南斋。关于其设立,历史文献《康熙起居注》有着明确的记载。
康熙皇帝在挑选陪伴自己读书的人才时,曾对勒德洪等人表示:“朕在观书写字时,身边缺乏博学善书的人,无法及时解答疑惑。我打算从翰林内选拔博学善书的人,常伴左右,共同研讨文学。翰林距离宫中较远,难以随时招集。”于是,南书房应运而生。
内阁与翰林经过讨论,决定让侍讲学士张英、高士奇等人入值南书房。他们需时刻谨慎勤劳,有望得到重用,但不得干预其他事务。
南书房的翰林们被称为“南书房行走”,这一称呼在清朝的影视剧中经常听到。由于康熙皇帝事务繁忙,许多谕旨都由南书房的翰林们撰写。他们成为了朝廷中能够获取第一手消息的重要人物。
南书房有几个显著的特点。这里汇聚了绝大多数的汉人学者,这体现了康熙皇帝缓和满汉矛盾、消除汉人反清意识的策略。南书房的翰林们都是才学出众的学者。南书房也是康熙皇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加强皇权的重要工具。
当乾隆皇帝登基后,他并没有在南书房上做太多改动,而是另建立了军机处。这使得南书房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其仍存在并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入值者仍有机会觐见皇帝,他们的声音和建议仍能对朝廷决策产生影响。
南书房是清朝皇权的文学侍从之所,是康熙皇帝加强皇权、巩固满清统治的重要工具。这里汇聚了众多的汉人才学之士,他们为皇帝提供文学侍从服务,同时也是皇帝削弱议政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助手。南书房的存在,为清朝的文学繁荣和皇权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故事
- 清朝设立的南书房,主要是干什么的?
- 古代大臣为了不迟到不早退,凌晨就要起床?
- 如果孙权把关羽活着送给曹操,曹操会如何处置
- 古代人都三妻四妾,为什么打光棍的穷人却那么
- 东晋无法统一天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秦始皇死后他的子女都去哪了-不仅仅是处死
- 古代皇帝拥有当时最好的医疗资源 为什么都不长
- 赵高有哪些特质?为何秦始皇和秦二世都很宠他
- 为什么这个朝代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 主要的
- 三国时期蜀汉的实力垫底 蜀汉人口真的不到一百
- 诸葛亮一生中最后悔的决定是什么?
- 吏部尚书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能左右官员的
- 揭秘:绿林军刚开始为什么会饥寒交迫?
- 揭秘-3万打20万这场战役打出了历史以少胜多的最
- 明朝是如何对待误杀了郑和几百名船员的爪哇国
- 朱元璋知道朱棣要造反,给朱允炆留下一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