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的创始人是谁?他有着怎样的遭遇和故事
印度南部小镇斯拉瓦纳贝拉戈拉,虽看似平凡,但却是耆那教的重要圣地。每年,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为了一睹这座纪念耆那教创始人大雄筏陀摩那的裸体石雕像。这座雕像高达十八米,矗立于公元981年,见证了千年的历史沧桑。
这座雕像背后的故事引人入胜。公元前6世纪左右,筏陀摩那诞生于这座小镇,他出身于高贵的种姓家庭,父亲是当地的君主,家境殷实。和佛陀释迦牟尼有着类似的经历,筏陀摩那在结婚后生下女儿不久便选择出家苦行,探寻解脱之路。他在人生的第二十九岁,踏上了寻找真理的征途。
大雄苦行游历四方,途中历尽艰辛。到了第二年,身上的衣物已经破烂不堪,于是他决定舍弃衣物,赤裸身体进行苦修。他的毅力令人钦佩,坚持了长达十二年的苦修生涯。在一个普通的年头里,他在吠耶婆达的一棵沙罗树下完成了自己的觉悟之路。据说,释迦牟尼的前七年苦修就是受到他的启发。
在大雄得道后,他创立了耆那教,并以“七句义”为其基本教理。他在恒河下游地区宣传教义,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宗教活动。最终他在比哈尔的白瓦离世,享年七十二岁。
耆那教在当时的宗教背景下以其独特的教义迅速吸引了大量信徒。它强烈否定婆罗门教的部分教义主张,认为吠陀并非真知。耆那教反对祭祀杀生,认为这只会增加罪恶。与婆罗门不同,耆那教强调祭司应当博学多才。耆那教的宣传深入人心,主张五戒、灵魂解脱等教义使其迅速壮大。
耆那教是一个坚守苦修的宗教。该宗教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戒律和裸体苦行,才能清除旧业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寂静”,灭绝情欲,最终实现“解脱”。这一思想在今日仍然深深烙印在耆那教徒的心中。这座雕像作为耆那教的圣地,见证了大雄筏陀摩那的人生历程以及耆那教的发展和传承。每当人们来到这里,都会深深感受到这座雕像所散发出的历史气息和宗教力量。
历史故事
- 耆那教的创始人是谁?他有着怎样的遭遇和故事
- 康熙亲自下地耕种,花三十年时间研发了什么?
- 吕雉和戚夫人之间的实力差距有多悬殊?双方的
-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条件 他们的寿命为何还如此
- 魏灭燕之战最后结局怎么样?有什么影响?
- 秦始皇陵地宫有大量水银是真是假?水银的作用
- 姜子牙的众多弟子中混的最好的是谁?竟然是最
- 公孙胜为什么会离开梁山 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 曹仁的能力有多强悍?他是如何顶住周瑜的进攻
- 武则天晚年最荒唐的一件事,宠幸一人却乱了国
- 历史上的周国鲜有人知,但周公们的作用却不可
- 赵云在战场上多次遇险,为什么却都能成功突围
- 李牧为赵国做了哪些贡献?为何会被如此器重呢
- 太平公主死前说了一句话,结果却成了预言
- 程咬金的儿子都有谁 谁的成就最高呢
- 岳飞被陷害后,他的岳家军中为什么没有一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