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为何不在信任异姓王?
经过权力更迭,洪秀全在太平天国的后期用人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异才转向亲族。可以说,洪秀全的焦点已从建立理想的天国转为巩固自家的王朝——洪家王朝。那么,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究竟信任并重用哪些人呢?
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陈玉成和李秀成。深入分析便知,洪秀全虽委派他们统领军队对抗清军,却并未全然信任他们。例如,洪秀全大肆册封诸王,正是为了分散陈、李二人的权力。再如,当清军围攻苏州、李秀成请求救援时,洪秀全竟要求他交出十万白银作为出征的条件。
那么,洪秀全真正信任的是哪些人呢?据李秀成被捕后的供述,洪秀全最重视的是幼西王萧有和。他还特别信赖王长兄洪仁发、王次兄洪仁达以及干王洪仁。至于陈玉成和李秀成,他们在洪秀全心中的地位则排在后面。
那么,洪秀全所信赖的这些人物,究竟有何特点呢?除了洪仁玕、陈玉成和李秀成外,其余的人要么是稚嫩的孩童,如幼西王萧有和,要么是政治上的糊涂蛋。萧有和虽为萧朝贵的儿子,却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生活放荡不羁,吃喝玩乐样样在行。虽然年纪尚小,却在朝廷中地位显赫,出行时的排场极其豪华。洪秀全对他宠爱有加,甚至下诏称“幼西王出令,有不遵令者,合朝诛之”。洪仁发和洪仁达这两位天王之兄,不仅无甚本事,还常常惹事生非。他们在天京被围困后,仍大肆敛财。史学家罗尔纲评价他们:“太平天国后期政治腐败的罪魁祸首便是仁发、仁达。”至于驸马钟姓和黄姓两人,也都是无所作为的纨绔子弟。在这样的用人政策下,太平天国岂能长治久安?
洪秀全在用人方面的决策显得极为盲目和短视。他信任的人要么是无能力的小孩,要么是政治上的糊涂蛋。这样的用人策略注定了太平天国的失败。洪秀全的决策反映出他对权力稳固的渴望超过了对国家发展的考虑。这样的领导方式和决策逻辑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衰落和最终的覆灭。
历史故事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为何不在信任异姓王?
- 此人带三千七百兵,竟然让辽国十万人马全军覆
- 秦始皇铜车上的伞是干什么用的?有多厉害
- 南宋诗人高翥,写下一首诗读来哀婉动人
- 关羽是个怎样的人?看看这些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 周瑜的身世如何?他一生都有哪些事迹呢-
- 古代炎炎夏日 皇帝和百姓是怎么熬过夏天的
- 智人是怎么取代尼安德特人的?尼安德特人最后
- 为何没人愿意娶唐朝公主?背后原因是什么?
- 古代正一品的官职是最高级别的吗 有没有比他们
- 故宫里边的水井那么多 皇宫中人为何不喝水井里
- 周青年少守寡,却对婆婆极其孝顺,为何会被判
- 唐太宗御驾亲征,为何却迟迟打不下一个小城呢
- 李世民为何不敢霸占太子妃 而只敢对齐王妃下手
- 古代土匪靠着拦路劫财来换取生计 他们为什么不
- 清朝六部的主要职能都是什么?哪个权利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