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者墓窟古罗马极其神秘的地下墓穴
在公元二世纪至四世纪之间,罗马帝国颁布了一条严苛的法律,规定死者必须被火化或埋于城墙之内。这一法令同样适用于徒。他们坚信埋葬亲人能带来复活和重生,因此富裕的基督徒选择在罗马城外道路两旁建造地下墓穴。这些墓穴的设计始于二世纪,随着公墓空间的日益紧张,地面墓地逐渐转向地下。这些地下冥府是由被称为“法苏里”的专业团队精心建造的。他们开凿出错综复杂的长廊和通道,纵横交错,相互连接,并通过狭窄而陡峭的阶梯在不同层次间穿行。他们甚至在岩石上精雕细琢,使得这些地下墓穴看起来仿佛是自然形成的。为了防止盗墓和亵渎死者,早期的隧道挖掘者设计了迷宫般的结构和阴冷潮湿的环境,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尸臭味,深处更是绝对黑暗。正如圣徒杰罗姆所述,微弱的光线从通风口透入,但大多数时间都被黑暗包围。这些早期的墓穴不仅是纪念忠实信徒的简单洞穴,更是表达基督徒对无限忠诚与支持的场所。大多数地下墓穴有四层,包含庞大的陈列馆和许多狭窄的通道和阶梯。死者的尸体被放在高度达16至24英尺、长度达47至59英尺的壁灶中,由多孔凝灰岩石制成。尸体被完整衣物包裹,并涂上特殊膏药以防腐烂,再装入密封的棺材中。木板正面刻有死者的个人信息和宗教信仰。地下墓穴不仅是古代基督徒纪念圣徒和殉教者的场所,更是他们表达敬仰之情的地方。几个世纪以来,的基督徒在这里进行拜祭,对为信仰而牺牲的人们表示敬意。这些殉教者被称为殉教者派。地下墓穴中的绘画展示了当时全新的信仰,这些信仰后来为全世界基督徒所接受。其中最重要的信仰是:死亡是通向解救和永生的神圣之门。与古埃及的《亡灵书》中的描述相似,罗马地下墓穴的壁画也展现了死后世界的和谐景象,如美丽的花园、四季的美景等。这些壁画不同于其他墓葬的绘画,它们不仅为坟墓主人而创作,更展现了永恒的主题和对来世的期盼。罗马的地下墓葬群,宛如一座沉寂的历史画廊。在这里,绘画是主角,没有特定的物件,只有前人祈祷的背影,后人祝福的期盼,交织成一幅幅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十圣卡里斯图斯的地下墓穴尤为引人注目。这里曾是第一代罗马主教的安息之地,也是后续多位主教的选择,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诉说着罗马的信仰变迁。
公元313年,康斯坦丁大帝在罗马颁布的法令,让成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宗教。这一事件之后,地底埋葬尸体的做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到了公元5世纪末,随着人们不再使用地下墓穴,那些凝聚着艰辛劳动和古代文化的遗产便被留在了这片特殊的空间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罗马地下墓葬逐渐被世人遗忘,它们的存在似乎已被淡忘。当这些墓葬再次被人们打开时,虽然已无法想象那些骨骸的原貌,但古人的智慧却在这些幽暗而漫长的通道中得以保留。这些壁画,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们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与忧伤。每一幅壁画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在这黑暗的地下世界中静静诉说着罗马的过往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