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本来应该得到洋人的帮助的 为什么最后
对于那些对为何太平天国与洋人决裂感到困惑的读者,下面我将为您揭晓其中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这段历史吧。
在常理之下,太平天国应该自然而然得到洋人的支持和帮助。为何他们最终与洋人走向决裂呢?太平天国秉持着“天下本一家”的核心理念,称外国人为“洋兄弟”,并热烈欢迎他们到中国进行贸易。
当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之际,英国驻香港总督迅速到访南京。太平天国明确表示,准许英国人在此经商,并警告他们不要贩卖。这一时期的太平天国并不承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使得列强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立场。
特别是第二次战争后,清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洋人与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开始并肩作战,共同对付太平军。此时的太平天国面临着来自内部的压力和外部的围攻。
在1860年,李秀成攻打苏州时,他向英国公使说明情况,然而并未得到回应。尽管洪仁轩也尝试与英法等国沟通,但列强对此并不理睬。当华尔带领洋枪队进攻青浦的太平军时,李秀成率军救援,但遭遇大败,华尔重伤,洋枪队损失惨重。此后,列强使用军舰大炮继续攻击太平军阵地。
到了1861年,英国海军提督提出与太平军共同瓜分中国,然而这一提议被太平天国严词拒绝,双方关系正式破裂。同年4月,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双方在太仓展开激战,列强大败。法国提督卜罗德当场阵亡,英国提督被围困在嘉定,洋人的救援行动也被李秀成挫败。
李秀成在自传中自豪地表示:“那时候,洋鬼子不敢和我打仗,每打必败。”正当李秀成取得一系列胜利时,由于天京告急,他连续接到三道诏书要求返回天京,他的努力成果付诸东流。
李秀成之所以能够屡次打败外国侵略者,并使他们畏惧作战,是因为太平军拥有坚定的反抗意志,每一位士兵都不怕牺牲。这种精神与那些从上到下都充满怯懦的清军形成鲜明对比。正是这种精神差异导致了太平军与洋人之间的胜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