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热点 2024-12-18 16:09www.dkct.cn热点事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从、学者和民间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对于而言,应以政治诉求而非单纯的政绩诉求来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民族认同之间的紧密联系。各级地方需要在联合国和国务院的两个文件的基本框架内,构建具体的非物质遗产保护策略,防止以短期行为和政绩需求为导向的保护行为。立法机关需加强立法工作,明确职责和分工,制定具体的保护体制和法规,并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政绩考核之中。

对于学者而言,应将从理性的学术追求转化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调查研究。在普查工作中,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者应摒弃先入为主的学理观念,深入民间,尊重民间的习俗和首创精神,避免用强行将民间的思路和做法纳入学术框架的方法。他们也需要因势利导,引导民众认识到本土智慧和地方性知识在全球时代的价值和文化意义,实现从文化诉求到文化自觉的升华。

无论是还是学界都应清楚认识到,非物质遗产保护的主体是民间大众。应致力于为民间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一定的政策和财政扶持,而非以利益为导向强行占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学者则应深入民间进行客观调查,不带偏见地观察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和学者的目标都是调动民间参与文化自我建设、自我修复的积极性,共同构建一个丰富多样、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群体、团体或个人的文化遗产中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等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这些代代相传的遗产随着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使群体和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