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枭雄曹操为何不找张闿报杀父之仇?
居住于徐州琅琊郡的陶谦,多年来一直有机会捕杀曹嵩,然而曹嵩却安然无恙。这背后或许暗示着陶谦与曹操之间的微妙关系。泰山太守应劭,曾在初平三年与陶谦并肩作战,讨伐李傕,二人交情深厚。陶谦派人保护曹嵩,向曹操示好的可能性极大。
护卫曹嵩的将领张闿却带来了问题。曹嵩携带着巨额财宝前往兖州,这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肥肉。陶谦的部下多为黄巾降将,张闿的背叛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徐州地区的治安状况恶劣,叛军频繁出没,张闿假扮贼兵行凶,也有其借口。
张闿杀害曹嵩后,曹操并未全力追杀这位杀父仇人。相反,他把满腔怒火都倾泻在了徐州陶谦身上。曹操攻占徐州十余城,并施以残酷的屠城。整个徐州陷入恐慌,幸得青州刺史田楷与平原相带兵救援,才勉强抵挡住了曹军的攻势。张闿却投奔了淮南袁术。袁术接纳了张闿,并让他担任暗杀陈国相骆俊的任务。
曹操对张闿的行踪了如指掌,但为何没有采取行动呢?原因在于,袁术势力强大,与曹操交战未必能占得便宜。而徐州则是曹操扩张势力的绝佳目标。只要没有外部干扰,占领徐州轻而易举。通过占领徐州,曹操可以将兖州和徐州连成一片,东方战线将再无后顾之忧。曹操选择消灭陶谦、占领徐州,既可以增强自身实力,又可以师出有名,减少其他诸侯的干涉,同时提振全军士气。
曹操的算盘并未完全成功。吕布的背叛让他措手不及,差点丧命。为父报仇的计划也只得不了了之。而张闿在投奔袁术后,继续其杀手生涯,为袁术效力。曹操的决策失误以及局势的变化,共同影响了这场纷争的走向。
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战略考量以及命运的转折,共同构成了一幅精彩的历史画卷。曹操的智谋与决断力虽令人钦佩,但局势的变幻莫测仍让他面临巨大的挑战。而陶谦、张闿等人物的选择与行动,也为这场斗争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历史故事
- 悬疑!枭雄曹操为何不找张闿报杀父之仇?
- 赵匡胤夺了柴荣江山,却没有对柴氏子孙赶尽杀
- 纪晓岚非常的有才华,为何会被乾隆发配边疆呢
- 古代女子在丈夫死后就守寡了 她们又是怎么度过
- 吴三桂当初深受崇祯重用 吴三桂投降清兵是因为
- 太平天国当初打下了半壁江山 为何最后打不过清
- 李渊的成功离不开三个女人的支持,她们分别是
- 清朝八旗制度是什么样的 和珅身为大官也要向旗
- 李傕郭汜之乱发生在什么时候?李傕郭汜最后是
- 太子迟早都是要上位登基的 皇帝为什么不让太子
- 汤和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为什么朱元璋没有杀
- 宋朝为什么要花钱买平安 看似屈辱实着利大于弊
- 李世民兄弟明争暗斗了很久,为何李渊没有阻止
- 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吗?他是不是汉献帝
- 关羽为什么要拒绝孙权的主动提亲呢?有哪些理
- 魏晋清谈之风具体表现为什么?详解魏晋清谈之